《着意过今春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头条书屋toutiaoshuwu.com
大概是白日里和黎文苑无声争执的缘故,千头万绪再次涌上心头。这日夜间,顾允樘久违地做了一个梦。
久远但清晰的记忆在梦中重演。
抵达东平的那天下午,暴雨骤临,午后的日光被阴云雾雨遮蔽,一如在城军民一双双焦灼不安的眼睛,黯然无光。
淮王攻城的速度太快,他们谁都没有把握取胜,即便浩浩荡荡的京卫受命前来护卫这座城池,恐怕也是凶多吉少。
顾允樘和顾文忠一行人抵达总督署,东平总督陈铭含笑上前迎接:“二位大人,辛苦了。”
顾文忠没有与他过多客套,道:“陈大人先带我们去看看城防部署罢。”
大雨还在侵袭着东平城,陈铭面露难色,道:“大人,这雨势实在太大,不如稍作休息,等雨停了我们再去巡城。”为保妥当,他又补充,“我先把城防图拿给您看,如何?”
来东平守城是皇帝的旨意。淮王的军队在步步紧逼京师,他们所在的东平,是扼住淮王前往京师的要地,守住了东平,就还有一线机会扭转战势。雨会停,但淮王的铁骑不会,若是东平守不住,京师的处境恐怕会比现在更加艰难。
顾文忠不顾陈铭的劝说,坚持巡城:“情况紧急,陛下连夜派我们前来,可不是为了让你我在此客套的。我来时已经大概了解了东平的地形,你现在直接与我一起去重新设防便好。”
顾文忠是位居正二品的大都督,他执意要巡城,陈铭也不好再反驳什么。况且朝廷十分重视东平一役,他和顾文忠就是一条绳上的蚂蚱,只求同甘共苦后,能挽回这几月以来朝廷屡屡战败的局面。
陈铭毅然答应了一声“好”,命下人备上车马后开始巡城。
到底是常年征战沙场的人,顾文忠只需一眼就定好了人员守卫的位置,巡城就这样在雨势趋小的情况下顺利进行着。
“那里是什么地方?”顾允樘指着一条暗道问。
这条暗道凿就在一个小坡下,是一个极为显眼的地方,可见来往百姓都知道这个地方的存在。
陈铭解释道;“这是暗道,可以通往后面的山,平时大家为行路方便,都会从这里出城。”
出城不走城门,却走这条捷径,顾允樘不解道:“这条暗道是什么时候打通的?你们就这么随便让人在这里进出?”
不怪顾允樘责难,陈铭自己也知这条暗道不安全,于是老实交代起暗道的事情:“这是前朝留下来的,何时打通的下官也不知。平日里百姓都从这条暗道出入上山狩猎,这么多年来也未出现过什么差错,所以我就一直没有封锁这条暗道。”
暗道于民有利,于有心者便更有利了,谁都能在暗道中通行,意味着淮王的军队亦可以,顾允樘不与陈铭过多计较他的失误,直接下令:“封锁这条暗道,从现在开始,任何人都不许从这条暗道出入。”
天色变暗,巡城才结束。
一切准备妥当,顾文忠没有其余要吩咐的事情,众人才得空各自安置。
顾允樘回想白日里见到的暗道,隐隐的不安告诉他似有什么事情会发生。
突然一道黑影从窗边闪过,顾允樘吹灭了身侧的烛火,屋内瞬间漆黑一片,唯有月光透过窗格铺洒银地。顾允樘握紧腰间匕首,缓缓行至窗前,一阵窸窣声响起,黑影跳入屋内,落在了他的面前。
借着月光,顾允樘看清了来人的脸庞:“易正?”
沈则卿笑道:“承明,好久不见。”
离沈则卿前往云州驻守,已经近五年之久。与多年不见的好友重逢,本该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,但现在他们的立场不同,阵营不同,再深厚的友情也还是要排在家国大义之后。
顾允樘警惕地看了眼外面的守卫,低声道:“你来这里做什么?”
他不是应该在淮王的军营吗?如果他此时已经在此地,那就说明淮王就在东平的不远处,他们随时都会开战。
故友之间没有久别重逢的寒暄,而是彼此清明的敌意,他们都知,他们迟早会面对这样的场面,只是没想到这一天会来的如此之快。
沈则卿敛起笑意,直接说明自己的来意:“我来这,是为了劝你放弃守城,不要迎战淮王的军队。”
顾允樘猜测到他冒险前来是有所图谋,却不想竟是这样的答案,他蹙眉问道:“你凭什么让我放弃守城?”
沈则卿深知,身为将领主动投降是大耻,他的语气因此缓和了几分:“这是殿下的命令,我前来就是为了告诉你他的意思,”其间来龙去脉,他难以述说明白,只说出来最关键的一点,“这几个月来,朝廷应也知淮王军队的实力,你们迎战有几成胜算,你们自己清楚。”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兰棹渡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头条书屋toutiaoshuwu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